北海

惊悚片挪威2021

主演:克里斯汀·库亚斯·托普

导演:约翰·安德烈亚斯·安德森

播放地址

 剧照

北海 剧照 NO.1北海 剧照 NO.2北海 剧照 NO.3北海 剧照 NO.4北海 剧照 NO.5北海 剧照 NO.6北海 剧照 NO.13北海 剧照 NO.14北海 剧照 NO.15北海 剧照 NO.16北海 剧照 NO.17北海 剧照 NO.18北海 剧照 NO.19北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7 05:22

详细剧情

挪威海岸上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突然倒塌,研究人员意识到这只是更严重事件的开始,试图找出发生了什么。

 长篇影评

 1 ) 有深度,很虚无,场景震撼,慎重观影

深夜刷完,很有深度的电影。但基调压抑,虚无主义严重,慎重观影。

我想附上沈志明老师在《西西弗神话》中对萨德的评价:“这个极端虚无反抗主义者醉心于毁灭,要么死亡,要么重生,直逼极限的边缘:‘发现沙漠之后,就不得不生存下去’”。是为剧中鱼叉手 Drax 的写照,仔细观察,这样的人就在你我身边。

男主从军队退役那段引起我的共鸣。我的经历当然没有男主那么戏剧化,但从一名优秀基层干部到退役军官,面对身份的巨变和偶尔他人的不解,导致刚退役的时候总有一些虚无感。

正如同剧中人物,身处于历史之中,能做的太少。船医 Sumner 看似是自己选择上船,但对于一个军队革职军官来说,并没有什么体面工作供他选择。船长 Brownlee 能够从正义出发,保护自己的船员。但海上孤船,一个脱离社会太久的人,又能够做点什么呢?如此看来,船长的悲剧是必然的。

虚无总是相似的,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不用直面血腥残酷的战争,不用直面你死我活的道德抉择。我们能够轻易的相信,真正神圣的东西至少有心中的道德和头顶的星空。但虚无感并没有从人类身边离开。

讨论并不从虚无结束,如何面对荒诞,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复杂深刻的课题。

(去上课了,待续...)

 2 ) 文明之外。诅咒之中。

1

深信上帝的老船员奥托帮助我们发问。发现被鸡奸的小男孩死后,所有人都变得很困惑,怎么会有人在捕鲸船上去伤害一个地位这么小的男孩呢。

奥托说:

“困惑和愚昧只是人类自己而已。我们抱怨太冷,但是靠在火边又抱怨火太热,人类就是这么首鼠两端。”“最重要的问题,不能指望用语言来回答。文字就像玩具,可以掰弄也可以教育人,但是成年人应该放弃它们。”

医生回答,那我们就变得跟野兽一样了。

在化外之地,就好像数字到了负号以下,就好像现实变成了元宇宙,穷人住进了豪宅,所有谈话的条件都改变了。在这里是,上帝在哪里呢?公平正义在哪里?为什么作为爱尔兰人的我就注定要被英国人欺负,为什么在军队里陷害我,让我现在不名一文呢?为什么我现在染上了鸦片酊成了一个废人呢?医生一遍遍的问自己呀。

而奥托就像是唱那种水手歌的人:“纵使恶魔当道,我们也将其踏在脚下。” 不要问太多,不要思考太多,相信就行。即使就像最后的结局,他冻死,他的信仰也不动摇。

但对于我们喜欢的医生来说,他总是在思考,总是在反省,总是在后悔。有一种哈姆雷特式的迟疑。生活在一个第3集船长说的“太过邪恶的时代”。

人类文明对邪恶有免疫力吗?

2 第4集当然很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禽兽的犯罪现场。他十分冷酷而无情的杀死了两个爱斯基摩人yaks。

我想到了李广,过去也成残忍的屠杀羌人800多。他用这个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封侯,命运悲惨。但他没有什么忏悔心,也没有负疚感。

和这个恶魔一样,他们特别适合在野外生活。

其实杀人并不是人类最后的边界,你杀了人在人世间的处理可以是死刑或者是无期徒刑。而当你吃人或者乱伦的时候,在古代的所谓禽兽行的时候,你就一定会是死刑并被社会常年唾弃。

此片的男主角就是这样。吃人对他算是小事了,他早就跨过了人类社会的边界了。这片子的意义就在于此,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些东西。并且思考其中的意义。

什么是人性?

一下子变成了很难回答的问题。哪怕一个博学的学者,换了这样的语境,也发现很难加以形容。

话说回来,印度戒指明显变成了一种象征。

他让医生犯罪,也陷入了惩罚和规训。他让医生痛苦,也让医生自我放逐。当医生把他给出的时候,又招来了邪恶男1号的犯罪,恶魔杀死了两个爱斯基摩人。

人类会归罪于财宝。古人会说见利忘义。那样做了之后,我们的人性还剩下多少?

3

第5集他从熊的肚子里爬出来,很明显是一次重生。似乎超越了善与恶,为尼采书籍做了注脚一样。

爱斯基摩人把他当成了神,他们是bear believer。正像匈奴是eagle believer一样。“超越了熊的人,有超乎常人的力量,他们更贴近黑暗,更贴近原始,这会塑造出更好的猎手,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3 ) 没看懂,谁给讲下

第五集没看大明白, Henry Drax 丢掉枪 想肉搏, 双手掐完全有能力死帕特里克·萨姆纳,打斗后面最后一刻, 帕特里克拿刀抵到Henry Drax脖子,这一刻就开始看不懂,Henry Drax是故意放水不想活了吗? 放下单手去摸帕特里克·萨姆纳的下面 。这完全脱离一个正常人思维 。。。。。。。。。。。。。。。。。。。。。。。。。。。

 4 ) 第四集看完了,震撼,还有第五集吗?

剧情的走向都按照最黑暗的方向走了,现实、残酷,第四集故事情节很密集。但是我想说北极熊应该没那么容易被打死吧……,最后躲到北极熊肚子里取暖,颇有小李子当年荒野猎人的感觉,可以想象当时处于极度寒冷条件下的不择手段。而且把北极熊想象成反派角色也有点不合适吧,北极熊没那么坏啊哈哈哈,完全是过来白给的。

 5 ) 兰开斯特海峡

这个单手持两脚规的道具看着是印度仿古货啊

船长的原计划是从巴芬湾北上向西进兰开斯特海峡,然后在那里碰瓷伪造事故沉船以骗保,之所以进兰开斯特海峡是因为一般捕鲸船不会跑到那么深的区域(捕鲸船通常在戴维斯海峡和巴芬湾区域活动,其实气候严峻的时候这片区域一样结冻得厉害,广阔的北极浮冰流足以困死再坚固的捕鲸船,19世纪里这类灾难例子并不乏见),这样可以避人耳目,事先打好招呼的黑斯廷斯号也会在那接应,剧里还提到一个原因是那里冰多,危险,容易碰瓷,其实气候好的时候夏季的兰开斯特海峡也畅通无阻的,气候不好的时候巴芬湾南下到戴维斯海峡这一带也很危险。为了避免木匠多事(修船)所以要除去这个潜在麻烦。

然后搞事的如愿以偿beset in the ice,并且把船搞沉了,我估摸他们进得不太深,正常年景兰开斯特海峡在秋季(9-10月)结冻,在这时节捕鲸船不可能再跑进去了,除非准备在里头找个安全港越冬,所以把船搞沉这时候大概是9-10月。黑斯廷斯号因为风暴紧急撤走(碰到风暴,船只要么呆在避风的安全港,要么撤往开放海域,在遍布浮冰和冰山的海域遭遇风暴要么搁浅,要么被吹到冰山上撞得粉身碎骨),从浮冰上冻僵的遗体来看黑斯廷斯号很可能已经遇难了,所以接应的船只不存在了。现在主角一行手里有一部分补给,人数并不多,大概不到10人,有捕鲸艇,海峡也还没完全封冻,他们可以往外(往东)划船,沿着陆地海岸线边缘走,可以抵达巴芬湾,在那里兴许还能碰到还没返航的捕鲸船,或者在巴芬岛的因纽特人部落那里托庇,越往外获得救助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不走,那么就要赶紧上陆地寻找避风的越冬点,造雪屋,同时打猎囤食物。然而主角团一行人的做法是不造雪屋,打猎也懒散,基本依靠捕鲸船上原有的有限补给,还把宝贵的捕鲸艇给劈了烧柴火取暖(就问你们就算口粮充足熬过了漫长的冬季——兰开斯特海峡结冻会从10月份持续到次年7-8月份,之后里面船才出得来,外面船才进得去——你们靠什么交通工具出海峡?总不能等着外面的搜救船只进来派人登陆找你们吧?即使有搜救队伍,根本不知道你们下落也很难找到一小撮人啊,这是自绝退路),并且从头到尾打算用一顶帐篷在极区越冬,也是神奇了,抗寒的北极土著居民也只会在春夏季用帐篷……

关于柯林同学的反派君,他的选择倒是正常的,抢了因纽特人的小艇和御寒的毛皮外套,小艇上应该也有补给,然后他可以划着小艇一直向东,沿陆地海岸线走,赶在完全封冻前应该能进巴芬湾(他们肯定没有进入兰开斯特海峡太深,因为没必要,又不是《极地恶灵》里那样探险队要去找航道,btw《极地恶灵》的主角们走的也是兰开斯特海峡路线,第一年在比奇岛越冬,第二年9月在皮尔海峡陷入冰困。兰开斯特海峡地图我特别熟,看过无数遍,这条海峡地图上有时也写作巴罗海峡,以英国海军部的巴罗爵士命名)。再者在19世纪末期兰开斯特海峡那片地图已经很详细了,尤其是通往巴芬湾出口那片,有什么海湾水道都很清楚,有经验的捕鲸人应该挺熟的。

四集看完,感觉还行,但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包括人物刻画,无论医生主角还是柯林的反派鱼叉手,柯林扮演的这个行为粗鄙、思想也丝毫谈不上精细、冲动就干、干了后也懒得多想why的反派是个天然的恶人,这种恶人并不需要北极这种极端环境来造就(反观《极地恶灵》里的反派Hicky就比较复杂和有演变、递进、异化层次),我对这种没什么思想深度的反派其实毫无兴趣,所以柯林的反派目前没有任何吸引我之处,我选择看这个剧本来也只是因为题材,因为故事发生在北极。从角色而言全员无感,可能对老Otto好感最强。此剧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血腥的捕杀海豹和捕鲸场景。第4集末尾的熊腹取暖我总觉得在哪本小说里看过。

跟同样由AMC出品的《极地恶灵》比的话,我觉得差挺多的,尤其在人物刻画方面,《极地恶灵》里的角色比这部多了很多(当然篇幅也长了一倍),但是无论舰长主角、冰区引航员布兰奇、医生古德瑟、舰长贴身侍从乔普森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被他们的命运牵动情绪,而且无论环境多恶劣极端(船只陷入长期冰困、坏血病、铅中毒、内讧哗变),人的善(舰长的明智、布兰奇的勇敢与自我牺牲、古德瑟的仁爱、乔普森的忠诚)依然在其中闪光,仿佛风雨飘摇中的一点烛火,予人希望。反观这部,就没有哪个角色能激起我强烈的情绪(就是剧中他们死了活了我都不care的)。医生和用梦境预言的老Otto算是其中相对最好的,其他人要么坏得毫无趣味性,要么单纯背景板,要么谈不上极端邪恶但却愚蠢(愚蠢是最大的恶……船长和大副都蠢)。(之所以拿《极地恶灵》来比,是因为讨论区有人说《极地恶灵》不如这部,其实两部剧的硬件包括表演都挺扎实的,就是本剧剧情……对我而言过于简单了:)

8.21看完第五集补充两点:

1、Drax之恶与船主之恶的对照。Drax是野蛮之恶(野蛮此处无贬义,是一种客观描述,就是指行为更偏向人的动物本能,受动物性驱使,较少或不具有理性思考的过程),他作恶没有预谋和精打细算,往往是一时兴起(杀cabin boy和两名因纽特人,以及开头杀酒馆里的嫖客抢劫,这些人他没有非杀不可的理由)或形势所迫的当下反应(打伤船长和杀大副),最后去杀Sumner也是受了船主唆使煽动。而策划沉船骗保又企图杀人灭口的船主则是文明社会里衣冠楚楚的罪恶。野蛮本身不等于恶,文明本身也不等于恶,但它们中也都存在恶。

2、传教士与医生关于因纽特人是否该“教化”的讨论。传教士如果不为教化的目的就不会特意跑去冰雪莽荒之地与土著居民为伍了,而医生则显然并不认为被教化被纳入文明世界比之土著居民原先的生存状态是一种“进步”,这自然是受到他自身经验影响,他在印度在军队的遭际和在这艘船上的遭际,都是文明世界带给他的,跟被认为野蛮的北极土著居民毫无关系。

前些时候读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极地探险家的报告时这个议题频繁碰到。爱德华·帕里爵士的1821-23年北极探险报告里大篇幅讲到了他们跟当地因纽特人的交往。虽然西方探险者对于北极土著居民总抱有一种“师长式的教化”心态(想教育他们,让他们学习西方的文明,甚至产生把他们带到欧洲社会里这种想法),但是帕里的远征里以及后来罗斯叔侄的1829-33年胜利号远征里,他们与土著居民之间那种相互喜爱、帮助互利和融洽和睦的关系,还是打动人和感到有趣的。帕里笔下的土著居民不是混同的,面目模糊的,他们有各自的名字,有不同的个性,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对音乐别具天赋,有人貌陋但心肠和善,帕里的描绘让你相信,他和他的同僚们是意识到尽管两个民族外表上迥然而异,但实质上也许并无太大差异(这已经是相当开放的观念了)。1829-33年胜利号远征报告里同样耗费大篇幅讲述探险队越冬地附近布西亚·菲利克斯地区的因纽特人部落。到了1836年1-8月份詹姆斯·罗斯舰长带领的捕鲸船救援任务的报告里,已经很详细地记录了巴芬岛的因纽特人族群分布和传教情况,有多少传教士多少聚居区,每个聚居区人口数量和增长率(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传教士的到来和工作、建立社区促进了当地的因纽特人人口增长,因为不同的因纽特部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布西亚地区的因纽特部落爱护儿童,而巴芬岛的因纽特部落却不会接济失去男性劳动力的家庭,任由孤儿寡母挨饿衰弱,这是制约人口增长的因素之一,传教士到来后通过教育使他们意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他们不再遗弃失去配偶的寡妇和她的孩子)。《北海鲸梦》里这位传教士正是身在巴芬岛,巴芬岛位于巴芬湾西岸,兰开斯特海峡南面,有许多捕鲸船和海军舰只往来,是西方传教士较容易抵达的北极区域。

第5集里有Sumner医生受邀跟随因纽特人捕猎队伍外出捕猎的镜头,是在冬季极夜来临前,差不多10-11月份这段时间。我没看过原著,不清楚原著中人物活动的精确时间点,只能按自己读书而得的认知去推断。他们应该身处巴芬岛北部,因为是在兰开斯特海峡凿沉船只的,但又肯定不会进入海峡太深,所以大概是在“海军委员会湾”(Navy Board Inlet)那附近,再往西去有一个“海军部湾”,再往西去就是著名的摄政王湾了。我倒是比较喜欢看电视剧里这些类似探索与发现频道的镜头,这也是我会去阅读19世纪极地探险报告的原因,因为真是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前面的剧情里他们在岸上扎营时跟两名因纽特人以物易物讨价还价,Sumner用一枚金戒指跟年长的因纽特人换取了让年轻那个留在他们营地“充当人质”,以免因纽特人赶在水道结冻前离开后就不会再回来给他们提供食物,现实里帕里爵士曾用一把刀子向一位父亲“买了他儿子”,出于试验用意,想试探因纽特人对与子女分离作何应对,而父亲高兴地答应了这笔交易,儿子也开开心心回去收拾微薄的个人物品,并且在一开始开开心心地帮忙拉雪橇干活,但在发现了探险者的真正用意之后,他的积极性就渐渐冷却了,最后趁人不注意溜走了:)帕里的书里记载了不少这个名叫Toolooak的因纽特小伙的故事,就很好笑。帕里也曾问他要不要跟他们去欧洲(并不期待小伙会答应),小伙断然拒绝说No,并解释说他不想离开自己的父母。

以下截图来自帕里的1821-23年北极探险报告,提到了他“买孩子”的细节,在这上面的一大段里,帕里对当地因纽特人评价很高,说他们“possessed, in no ordinary degree, the quality of honesty”,“their whole behavior was in the highest degree orderly, respectful and good-humoured”。

比起让因纽特人学英语充当翻译,更现实的途径是己方学习因纽特语言

上图橘色圈圈里的Mr.Crozier就是《极地恶灵》的主角Francis Crozier舰长,此时他只是个20出头的小伙,还是个midshipman,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北极探险。

这部剧在我这里观感不如《极地恶灵》,但我对《极地恶灵》也有诸多不满意,《极地恶灵》那部剧受益于近年的水下考古发现,道具做得很扎实,服化和表演、摄影、氛围也都好,硬件底子在那里了,虽然本子一般,但底子决定了质感。虽然但是,仍希望这类极地历史题材能多多地拍剧啊,多多益善!

 6 ) 极寒之地的雪域下挖掘血腥的人性

《北海鲸梦》,BBC出品,改编自《纽约时报》头版畅销书,英国名导安德鲁·海格自编自导,剧组远赴北纬81°,在北极圈实景拍摄。科林法瑞尔还是那个演技派玉面小生。

这不像是一部英剧,而更像是一部史诗级的电影,缓缓地在极寒之地的雪域下挖掘出血腥的人性。

人间是炼狱;

人是饱受折磨的灵魂也是作恶多端的魔鬼。——叔本华

开篇即定下整部剧的基调,一艘充满阴谋的捕鲸船就是一座海上的小型炼狱。

一趟野蛮的捕鲸之旅,船员鱼龙混杂,沉船骗保,船员船长依次被害,浮冰求生,荒无人烟的北极让一群雄心壮志的捕鲸人不得不乖乖服从自然的安排。

这本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旅行,英国工业革命盛行引发的资本积累,商人、渔民破坏自然规律,最终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志愿者”号上,一善一恶,两位男主,他们和其他船员一样,都将捕鲸船视为陆地法外的庇护所,逃避过去,洗刷罪恶。广袤无垠的北极,磅礴而宏伟,显示着人类的渺小,两位男主使用自己的方法生存下来。

一场长达十几分钟的追击北极熊的镜头,面对绝境的孤注一掷,导演运用风雪交加的环境氛围,虚实交错的画面,不仅营造了北极的完整景观,更是体现男主寻找自我内心的挣扎。

圣诞夜的绝好选择,厚重而磅礴的巨作,你值得看。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爷的五花肉(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827945786/

 短评

现在看部剧发现调色不滥用青色已经感觉谢天谢地了,我都青色过敏了。一集后始终没动力再补,放弃

7分钟前
  • Virgil
  • 还行

阴郁生猛黑暗是我的菜。众演员的演技无可挑剔,尤其是科林法瑞尔,演活了一头狡猾狂暴嗜血的野兽,充满力量,太性感太生动。PS最后的结局在原著的基础上稍作改动,Cook大魔王又赢(威武)了一次~~

8分钟前
  • 猫龟🐌
  • 推荐

陪伴了我这一周的剧,每晚一集前三集最好,后三集一般那个皮囊里的青年终于有一个大主角作品了,科林也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最后的船东属实是情商低,在那时有一千种保命的办法,何必作死。。。

10分钟前
  • 茫然骑士
  • 推荐

7/10。海格尝试将反戏剧的私人叙事与极端环境的悬疑风格达成某种平衡,这在充满情感波动的镜头语言中甚为突出,萨纳姆医生的日记体旁白和捕鲸船摩擦冰原的响动、海豹的嘶哑声,描摹出个体深刻的灵魂挣扎,萨纳姆受到文明与野蛮的二重压迫,军官仰仗权力将搜刮财宝导致同僚死亡的错误归咎于他,被名誉社会边缘化的萨纳姆在情感上也边缘化,和印度男孩相依的一个深焦镜头里,前景的萨纳姆神志不清,后景虚焦刻意制造了视觉隔阂,随着闯入的士兵射杀男孩,萨纳姆痛苦醒来;达拉克斯是利益剥夺了人性的野蛮人,黑夜街道上的抢劫和甲板木桶里的船童尸体,冷酷的谋杀夹杂了贵族策划沉船事件的骗保阴谋,揭破了人与死亡、权势和利益的冲突,当遭遇恶劣天气的萨纳姆与白熊的生死之战拉开帷幕,人影叠化、构图失衡的大远景震撼人心,预示着人性与兽性的生存决战。

11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不精彩!画面黑漆漆,对白过多,唠唠叨叨,剧情节奏很单薄,很温宏大的捕鲸出海气势欠缺。失望败笔之作。

14分钟前
  • 东哥685
  • 还行

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没有养肥就开始看,然后看了一集就只能苦等。

17分钟前
  • 大风起兮云飞扬
  • 推荐

本来想说科林法瑞尔终于演了个恶鬼,但其实最感叹的是,我们是不是经常像医生,被困于所谓良心,人生处处错误选择,处处倒霉,期望自己获得奇迹,有勇气拿起枪,冲进冰原尾随大熊改变命运,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就是志愿者号上的倒霉蛋,各种为他人数钱的死。

20分钟前
  • Jane
  • 推荐

科林·法瑞尔神了

25分钟前
  • 鲁达鳄
  • 推荐

杀海豹的画面确实会让人心理不适

30分钟前
  • 阿普挫仑
  • 力荐

3.5吧,各方面都不如《极地恶灵》,写的观后感见讨论区《兰开斯特海峡》

35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天啊是我的年度最佳 本来就很喜欢原作字里行间溢出来那股咸腥海风味 科林+海格聚聚的组合更是踩在我性癖上蹦迪 糙汉和疯子的血腥浪漫 第一集最后冰原上的黄昏美得要死 #我永远喜欢安德鲁海格

36分钟前
  • Lobster404
  • 力荐

一口良好教育换来的纯正口音掩盖不住出生的卑微,一个虚荣又勉强的故事骗不过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在特权的世界你是任人鱼肉的乡巴佬,在乡巴佬的世界你是不入流又极端可疑的体面人。一点聪明leads you nowhere,你的道德leads you nowhere,令你饱受折辱的所谓上流社会下被踩踏的人们中,一样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也许这本就是一个失序的世界,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规则,words are just words.一个美好的世界,一定不是所谓善恶分明、泯灭恶欲,而是有足够的体量去包络人性之恶,使之不至于显露皮表,让悲惨和绝望横行于世。和《极地恶灵》诸多相似,强烈的毁灭气质。发现BBC似乎拍充满阶级仇恨的东西就会少很多风格鲜明的英式扭捏,诡异,,,斯维登伯格真是善良海员的好朋友

38分钟前
  • BE-48-60
  • 推荐

应该和纪录片《利维坦》一起看。我所见的最好的涉及捕鱼的片子,比CC那部烂怂《和约翰一起钓鱼》好太多。

43分钟前
  • 菜根
  • 推荐

冷峻,粗粝,狂野,有力。仿佛是杰克·伦敦死而复生。

47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原作太适合影视化了,事实证明安德鲁·海格对这种故事性较强的剧本也可以完美驾驭,文本本身的深度+恰到好处的删编,再加上导演招牌的镜头语言以及对光影神乎其技的运用,还有南极实摄+走心的服化美术,综合作用下作品质感蹭蹭往上蹿。

49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随着剧情深入,干瘪的叙事和过于克制的冲突使得这个本应精彩纷呈的故事愈发显得无趣乏味,终于熬完了。近年来,整个世界的影视水平都在滑坡,佳作难寻。7.0

52分钟前
  • 归去来兮
  • 还行

冰洋渔船上的诡计阴谋和蛮荒极地下的残暴人性,柯林法瑞尔的人形恶魔再深入塑造下就更好了

55分钟前
  • Roger Federer
  • 推荐

为了把身高175的科林法瑞尔拍成195的感觉,主角173,船长168,真是用心了~

60分钟前
  • 梁燃
  • 推荐

骗局,谋杀,诡计,绝境,重生,《北海鲸梦》的译名太文艺了,应该叫《北海杀戮》,或者《血腥北海》。

1小时前
  • 蓝格子
  • 推荐

个人认为BBC能拍摄出这么有意境北海的景色,这是那些国产的世界第一美颜滤镜的流量电视剧所无法达到的水平。

1小时前
  • liujia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